“趁著今天天氣好,這些培育好的多肉已經可以進行扦插和移盆栽培了?!?月29日,內蒙古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李佳陶早早地來到了培育花卉的溫室大棚,開始照料起那些引種培育的花花草草。她向記者介紹,有些從外地引進的一些優良品種經過培育,有的已經適應本土氣候,完全可以馴化成鄉土樹種了。
對剛剛引進的苗木進行剪枝
查看培養基中的小苗長勢
測量記錄外地苗木在呼和浩特的長勢情況
成功扦插生根
同樣忙碌的還有林科院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者們,此時,閆婷正在仔細地將組培器里已經生根發芽的河北楊雄株逐一拿起仔細觀察,一個個嫩綠的小苗散發著勃勃的生機。她同時向身邊的記者介紹說:“這些都是利用組培技術培育出來的幼苗,所謂組織培養就是將植物的各類器官組織作為外植體,接種于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并配合一定的營養、激素、溫度、光照等條件,以無菌培養方式增殖的一種生物技術?!?/p>
將種子進行分類
科研工作者正在為多肉植物扦插換土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生正在為試驗田苗木調配營養液
每株植物都要進行記錄
培養基中已經長出小苗
探討扦插后的根部生長情況
組培育苗
培養藻類植物
培養基中的小苗茁壯成長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承擔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技術攻關、推廣示范、成果轉化和學術交流等工作,是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領域重要的科技支撐力量,已經逐步發展形成了以荒漠化防治、生態學、森林培育等3個重點學科為代表,以林木遺傳育種、草原、碳匯、森林經理、森林保護、景觀園林等研究領域為方向的,具有顯著區域特色的林草綜合研究機構。近3年,共主持和參加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8項,獲得科技成果獎勵6項。
文·攝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牛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