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市學府花園,有一支由業主委員會自發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擔負起了為居民運送訂購生活物資的重任,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每天運送物資400多包 打通最后一百米 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障生活物資及時送到居民手中,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成為抗擊疫情成敗的關鍵?;谏鐓^和物業缺少人手的現狀,受大學西街辦事處、學府花園社區的委托,小區業委會自愿擔負起了為居民運送所訂購生活物資的重任。并馬上向小區居民發出了招募志愿者的倡議書,在短短的半天之內,就招募到了30余名志愿者,并于10月11日開始為居民運送物資。在首批志愿者的感召下,不斷有居民加入,現在已發展到60余人。居民志愿者團隊中有大學教授、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伍軍人、學生等等,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只有一個念頭,切斷病毒傳播的可能途徑,守護好家園。
據不完全統計,幾天來,志愿者已為居民運送物資8000余包,平均每天運送400多包。正是因為有這些身著藍色防護服的志愿者舍小家為大家,奮不顧身地沖到了戰“疫”一線,才保障了居民日常物資的正常供應。
參與抗疫服務 義不容辭
蒙迪雅小區的一位老人,年過七旬,積極要求參加志愿者團隊。美琪小姑娘既能騎電動送貨車,又能提大件物品,堪稱疫情防控中的“花木蘭”;還有丙七的陳先生,送貨之后都要總結經驗,告訴下一班的志愿者;N區的阿老師、包老師是大學教師,他們第一時間加入了志愿者團隊,配送物資;年近六旬的業委會執行秘書長鄭國茂、業委會委員紅巖更是忙前忙后,組織志愿者、分配任務、送貨,常常和大家忙到晚上7點半以后……志愿者團隊的每個人都有感人至深的事跡。
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對于學府花園小區志愿者團隊的志愿服務,感到萬分欣慰。武建峰書記是支援學府花園抗疫的四千米社區書記,代表社區為他們提供了全部防護裝備;大學西路街道張軍浩、何琳娜和學府花園社區書記蘇雅娟對志愿者團隊工作給予了指導,并協調運輸物資的車輛,使志愿者團隊得到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幾天來,志愿者們穿上防護服,開著三輪車,從學府花園小區東門把居民們訂購的物資陸陸續續地運送到他們所居住的單元門口,這段路雖然距離不太遠,但這是打通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的“最后1公里”“最后100米”,這是充滿愛心的溫暖之路,為每一位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切實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也為堅決守住基層社區防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襲藍色防護服,一顆火熱心
志愿者們不辭辛勞、忘我奮戰的辛勤工作感動著小區居民,也堅定了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藍色防護服下雖然分不清他們是誰,但志愿者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他們的善舉和無私奉獻是疫情防控中學府花園最亮麗的藍色“風景線”。
感謝戰“疫”中挺身而出的志愿者!向他們致敬!
附:業主姜培夫先生“贊志愿者”詩
《贊志愿者》
姜培夫
抗擊疫情克時艱
志愿達人沖在先
危難方顯英雄色
驅走陰霾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