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魅力馬文化
5月21日,受疫情影響停期的北方新報小記者俱樂部活動再次開啟,早晨8時40分,小記者們在家長的陪同下準時在內蒙古賽馬場集合。
到了目的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小記者們穿上了專業的騎馬護具,馬文化藝術展廳里的講解員阿姨帶著小記者們參觀了馬文化的歷史展覽。這里有帶“馬”字的成語、名畫、石像、各種馬鞍等等,從中我們領略到了內蒙古馬文化的悠久歷史。
展廳參觀結束后,我們開始真實體驗當“小馬夫”,給馬梳毛、喂馬吃胡蘿卜、用小鐵鍬鏟馬糞,從中享受著與馬相處的快樂,尤其是專業著裝騎在馬背上的感覺真是很酷,真像是畫中見過的草原騎士。
中國的馬文化歷史悠久,地位顯耀、影響深遠,但更需要我們傳承與弘揚,始終延續它的神奇魅力!
大學路小學西巴柵校區二年級五班 熊鈞碩
賽馬場游記
昨天晚上(5月20日)我興奮地睡不著覺,第二天就早早地醒來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今天要跟隨北方新報小記者俱樂部去參觀賽馬場了。
我們準時來到了參觀的地點,老師給我發了一件小記者專用紅馬甲,今天我就是一名“小記者”了!
參觀的第一站是展廳。在這里參觀《馬文化藝術展覽》,讓我了解馬的歷史。
第二站是給小馬梳毛。我害怕把馬梳疼,老師卻說:“馬的毛很厚,你可以梳重點?!蔽艺罩蠋煹姆椒ò疡R的毛梳的很順,我看著順暢的毛,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第三站是我期待已久的騎馬了。我騎在馬背上,老師牽著馬帶著我走了一圈,我感覺坐在在馬背上太爽了。我還想再騎,我有一個愿望:長大后一定要騎上一匹快馬,在草原上馳騁。
最后一站要去喂馬了。我來到馬場,看到了一群馬,有小馬和大馬。我一看到小馬就想給它喂食物,可大馬看見我手上的食物,就一直跟著我,我偷偷給小馬吃,可我又不敢給它吃,怕它咬我,最后我還是戰勝了自我,把食物送到了馬嘴邊。
今天我在賽馬場玩的真開心!通過這次體驗活動,我們知道做事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
丁香路小學二年級二班 徐夢瑤
游賽馬場有感
5月21日,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那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那天我參加了北方新報小記者活動,來到賽馬場了解馬文化。
在這里,我了解到很多關于馬的知識。比如田忌賽馬、老馬識途等,我還了解到了許多關于馬的四字詞語,比如一馬當先、快馬加鞭、兵強馬壯、車水馬龍等。
首先,我們來到賽馬場文化展廳,了解了馬的習性。我原以為馬是一種勇敢的動物,原來馬的膽子其實很小。一定記著,千萬不要從馬的后方靠近它,因為馬的視角很小,只有三十度。如果你從后面靠近它,你可能會被它蹬一腳的。最好從它的左前方靠近它,拍拍它的脖子,表示友好問候。
參觀完,我們又來到了后院馬場,所有的小記者排成隊準備騎馬。其中一匹馬叫“十里紅”,它是賽馬場一匹很有名氣的功勛馬,曾經為內蒙古取得好幾枚獎牌呢!我騎的那匹叫艾薇兒,是一匹富有光澤又強壯的小馬。當我騎上那匹馬的時候,感覺瞬間變高了,就像一位從戰斗前線凱旋歸來的戰士一樣威武!
接著,我們給馬兒們喂了它們愛吃的胡蘿卜,它們爭先恐后的來吃我們的胡蘿卜,真開心!
今天,這真是令人難忘的一天。
實驗中學東河校區二年級九班 程錦航
美好的一天
5月21日上午,北方新報20位小記者集結賽馬場來了一場與馬兒“約會”的體驗活動?;顒又形覍W會了很多馬的四字詞語,如:一馬當先、馬到成功、老馬識途、人困馬乏、招兵買馬等等。
參觀完展廳,我們又去了后院,那里有許許多多的馬兒。馬術教練讓我給馬刷毛,剛開始我還有點害怕,后來,看著馬兒這么溫順,我的膽量也大了起來,刷完后背刷身子,最后還刷了馬腿,它似乎很享受呢!
終于到了騎馬環節,高大的蒙古馬,還是讓我望而卻步,慫就慫吧,我選了矮一點的小馬,雖然個頭不高,卻十分壯碩,教練說這是一匹廣西馬。抓緊馬鞍,踩進馬鐙,在教練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上了馬。然后,我們慢慢地溜達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教練牽著馬兒小跑了起來,坐在馬上的感覺,真是既緊張又興奮。下馬之后,我們又拿出預先準備好的胡蘿卜條喂馬,原來馬兒和小白兔一樣,最愛吃的是胡蘿卜呀!最后我們還用消防鏟清理了馬糞,嘻嘻,一個個圓溜溜的糞球球,雖然戴著口罩,還是會不小心聞到一股特別的氣味……
這次活動我好開心,晚上還夢到自己騎著馬兒在草原上奔呢!
丁香路小學二年二班 楊殊賢
走進賽馬場
今天是5月21日,有幸我做為北方新報的小記者來到了坐落于新城區的內蒙古賽馬場。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是關于馬文明的展覽館。內蒙古賽馬場始建于1956年,擴建于1986年,總占地面積32公頃,建筑面積8329平方米。展廳分為兩層:第一層讓我知道了馬的由來和馬是怎么被馴服的;第二層讓我知道了早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馬就開始為人類服務了,也讓我知道唐朝君王李世民就有六匹馬為他南征北戰......一幅幅映入眼簾馬的相關畫、詩、器具、馬鞍、韁繩等展品,講述著馬的故事。
接著我們來到馬場進行以下活動:給馬刷毛、騎行、喂食。首先刷馬毛用的是兩種工具馬撓和馬刷。先拿硬毛刷刷掉脫落的毛發,然后再拿刷子刷去浮毛;接下來,我們做騎馬的準備工作,我們要穿好騎馬服,戴好頭盔,左腳踩上馬蹬,右腿邁到馬背上,挺直身板隨著馬的節奏隨之晃動著身子,教練在前方牽引著馬;喂馬,可以把食物(胡蘿卜、白菜等馬兒愛吃的食物)平放到手心,張開手掌,你不用擔心它會咬到你,因為馬的嘴巴是平的。如果長一點的蔬菜你可以伸到馬的嘴里,然后松開手即可!
通過這半天的一系列和馬的接觸,我感到作為一個內蒙古人我自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自豪,中國的馬文化悠久而深厚,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要繼承馬文化傳承馬文化!
大學路呼倫小區三年級五班 趙成鈺
我和馬兒緣
5月21日,天氣格外晴朗,小記者們來到內蒙古賽馬場進行參觀。
老師先帶領我們參觀了馬文化展廳,隨后來到了馬場。一進馬場,我就被碩大的馬場吸引住了,“哇,好多馬兒,好大的馬??!”聽到介紹時,我內心驚訝,不由自主的發出了聲。
專業馬術教練還給我們演示帥氣騎馬,告訴我們“每個小記者都可以體驗騎馬”,小記者們高興地歡呼了起來。我騎的馬兒叫‘十里紅’,由于我個子小,自己上不了馬,當老師把我抱上馬時,我就迫不及待地摸了起來。老師又給我講了騎馬的注意事項,看我準備就緒,老師牽著馬兒開始走起來。我坐在馬背上既緊張又興奮,想起了之前在電視里看到過的,馬背上的英雄,我往起直了直腰,慢慢地也就不緊張了。不知不覺一圈就到了。
我們還清理了馬糞,喂了馬兒。當我們把提前準備好的胡蘿卜拿出來,馬兒就爭先恐后的把頭探出來,馬兒吃了我喂的蘿卜條還向我搖搖頭,像和我道謝呢,通過一上午的活動,我喜歡上了馬兒。
活動結束后,我戀戀不舍地和媽媽離開了賽馬場,并約定下次還來。
丁香路小學二年級2班 景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