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VR安全教育
文·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 張巧珍 牛天甲 實習生 鄭妍
為了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識,《北方新報》小記者俱樂部7月29日走進呼和浩特市興泰東河灣安全體驗區,開展了以“走進施工現場 體驗‘危險瞬間’”為主題的體驗活動。通過親身體驗各種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及出現“危險瞬間”的感受,提升安全意識。
身臨其境
7月29日上午,《北方新報》小記者們戴好安全帽后,跟隨工作人員來到興泰集團東河灣三期施工現場。周圍塔吊林立,一座座聳立的高樓大廈正在拔地而起,遠處是叮叮當當的作業聲,到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高空墜落、機械傷害、坍塌傷害……”當日體驗活動的第一項便是走進VR安全教育體驗區,興泰東河灣三期項目工程師王鑫給小記者進行介紹和體驗指導。該體驗區采用先進成熟的VR、AR、3D技術,結合VR設備、電動機械,以三維動態的形式全真模擬出工地施工真實場景和險情,體驗者可通過VR體驗,身臨其境般“親歷”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場景,并掌握相應的防范知識及應急措施。
“啊啊啊……”來自陽光學校一年(1)班的孫瀟夫在戴上VR眼鏡進入施工場景后,不禁嚇得叫出聲,直往工作人員的懷里鉆。他告訴記者,施工現場的柱子砸了下來,那種感覺太嚇人了,今后自己一定會遠離危險。
和孫瀟夫不同,來自陽光學校一年級的張軒綺則選擇蹲下,并做出躲避姿勢?!暗焦茏酉旅婢筒粫辉业搅??!庇捎趫鼍斑^于真實,很多小記者選擇了自認為安全的躲避危險措施。
“這個體驗區就是‘身臨其境’的體驗,場景真實到觸手可及,可以在模擬環境中體驗被工地鉤機絆倒、材料堆因吸煙引發火災、高空作業不慎掉落等險情?!蓖貊谓榻B道。
整個過程,小記者們體驗到各種“危險”,也在“驚嚇”中懂得了“注意安全”這四個字的重要性。
感知“危險”
VR安全教育體驗結束,小記者們又來到了安全體驗區,目光很快被一個“全副武裝”的人體模特吸引,“這些防護工具都是我們進入施工現場前必不可少的裝備。為避免高空墜物,要準備好安全帽。佩戴口罩則是根據工種的不同而決定的,因為施工現場的空氣中往往帶有粉塵,一般的建筑工人要戴這種防塵口罩,油漆工則要用旁邊這個防毒口罩……”興泰集團施工現場一級項目安全工程師付磊指著人體模特上的安全防護用品娓娓道來,小記者們不時將新學到的知識點記錄在自己的采訪本上。
隨后,工作人員為小記者們講解了用電安全的相關知識和觸電事故的緊急救治措施。小記者們還輪流體驗了1毫安電流下觸電的感覺,紛紛興奮地表示“感覺麻麻的”“觸電后感覺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來自團結小學二年級(4)班的王婷看到別的小記者都相繼體驗完了,她一步一挪走到觸電裝置前,雙手一直在顫抖?!皠e擔心,是安全電流?!惫ぷ魅藛T一邊指導她如何操作,一邊給她做心理建設。王婷深呼吸了一下,閉著眼睛顫顫巍巍地將手放了上去,下一刻就傳來一聲“啊”地尖叫,繼而是一陣哄堂大笑。王婷不好意思地說:“沒想象的可怕,麻麻的?!贝送?,小記者們還體驗了觸電搶救方法、齒輪和履帶等機械設備傷害、高空墜物情況下的安全帽防護體驗、高空墜落體驗等,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對常見危險的認識和防范意識。
花式采訪
在采訪提問環節,小記者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采訪本,積極踴躍地提出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安全帽明明是塑料做的,為什么有那么強大的防護作用呢?”
“為什么安全帽分為各種各樣的顏色?”
“如果工地有人員受傷該怎么辦?”
“工地工作人員的頭部有安全帽保護,那身體的其他部位該怎么保護?”
“如果有工人不遵守工地規則,該怎么辦呢?”
……
面對小記者們強烈的好奇心,付磊和技術工程師蘇軍耐心地一一進行解答,并糾正了部分孩子在觀念上存在的誤區,特別是在講到安全帽的顏色時,小記者們都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噢,原來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工種呀!“紅色安全帽代表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黃色是普通工人,塔吊司機、信號工等特殊工種則是藍色,白色往往是甲方或者上級部門領導下來檢查的時候佩戴。一頂小小的安全帽,竟隱藏了這么多知識點?!倍∠懵沸W三年級(1)班的張懿宸一邊說一邊認真做著筆記。
采訪結束,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通過近距離體驗“危險瞬間”,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文化課,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