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蒙古財經 > 正文

                          阿拉善玉米秸稈變廢為寶 農民有了新收入

                          進入十月下旬,隨著大田玉米收獲進入尾聲,阿拉善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廣袤田野上,農民又開始忙著收玉米秸稈,將昔日無人問津的秸稈變廢為寶、實現回收循環利用,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生態環保、農業增效相結合。

                          在烏蘭恩格嘎查農民蘇依勒圖家的農田里,一臺秸稈回收打捆機來回穿梭,伴隨著一陣陣轟鳴聲,一簇簇秸稈被吸進機器里,經過旋轉、壓實、打捆,一個個捆扎結實的“方塊”從機械尾部“吐出”,散落在農田里。之后,這些“方塊”將被運送至周邊的牧戶和養殖場,成為牲畜的“營養口糧”。

                          “以前我們會把秸稈打捆后拉到家里喂羊,或者全部在地頭進行焚燒,費時費力不說,還不環?!,F在有了秸稈回收打捆機,又省心又省力,每捆秸稈還能賣十幾元錢,真是一舉多得?!碧K依勒圖說。

                          作為嘎查的種植大戶,往年蘇依勒圖只是一心經營著自家農田,今年看到玉米秸稈背后的經濟效益,購置了一臺全新的秸稈打捆機?!坝脵C器打捆每天效率很高,一天能打一千多捆,賺四千來塊錢?!碧K依勒圖笑著說。

                          近年來,阿拉善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堅持把農作物秸稈飼料,積極引導廣大養殖戶轉變傳統飼養理念,通過青貯儲藏、打包打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秸稈利用率,改善人居環境整潔度,讓昔日農戶勞心費力的秸稈變成了今日增加收入的“香餑餑”,實現了綠色與致富共贏。

                          [責任編輯:趙鑫華]

                          版權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正北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轉載聲明:本網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聯系,以便發放稿費。

                          正北方網聯系方式:電話: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內蒙古
                          黄片污在线观看污,色色色色色色中出,天天日天天干丝袜,一级一a无码黄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