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苯┠陙?,我國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22年,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中,藝術設計將“中國式浪漫”的民族風帶向國際,真正做到在全球化語境中生動地表達“中國性”。令海內外民眾感受到,中國設計是一門能夠生動闡釋中國美學精神、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的藝術語言。
早在北京冬奧會的籌備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在會徽、吉祥物、獎牌、場館、開閉幕式等全流程設計環節中,充分融入中華文化元素,提煉民族文化符號,對新時代中國文化意象進行解讀。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在記錄時代風采的同時,通過奧運賽事,突破不同文化意識形態下人們的認知差異,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魅力、傳播中國特色審美價值體系。
設計語言展現文化價值。近些年來,奧運會吉祥物作為承載著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與主辦國文化形象的重要載體,越來越受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及各主辦國的關注與厚愛。如今,吉祥物已不再是單一的公共符號象征,更轉變為一個承載著主辦國文化精神、地域特色、民族品格的視覺文化符號。
2019年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正式發布。它從一個普通的紅燈籠,變為一個擔當著使命職責的北京冬奧會的使者,設計團隊先后為“雪容融”的燈籠形象加入了雪、如意、鴿子、天壇的形象,融入了剪紙的元素、發光的寓意和中國正月十五“雪打燈”的美好愿景,為紅燈籠賦予文化內涵、注入奧林匹克精神、融入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冰墩墩”和“雪容融”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吉祥物,先后隨“天問一號”著陸火星,隨“嫦娥五號”登陸太空,受到全世界民眾的關注與喜愛,出現了“墩融難求”“過夜式排隊”的搶購熱潮。
據國際奧委會發布的《北京冬奧會市場營銷報告》,在特許經營方面,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相關特許商品的銷量占全部特許商品的69%。時至今日,“冰墩墩”和“雪容融”仍是深受各年齡段群眾喜愛的奧運吉祥物,“一戶一墩”“一戶一融”仍是人們熱議的文娛話題,其周邊文創產品在官方銷售平臺多次售罄脫銷,在產生深遠文化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小覷的市場價值和經濟效益。
設計創作講述中國故事。中國設計是具有傳統美學精神、藝術哲學思想與民族文化內涵的時代產物,是反映中華民族精神面貌與審美趣味的文化沉淀,是能夠服務于國家需求并引領結構創新的藝術符碼。
藝術與設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也是悄無聲息沁人心脾的?!皝頃r迎客松,別時贈折柳”,在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上,耀眼的煙花以享有“國寶”之稱的黃山迎客松圖案綻放在鳥巢上空,向世人展示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美好品格;閉幕式上,伴隨著“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的悠揚音樂,舞蹈演員生動演繹“折柳寄情”。
開幕式倒計時短片中,每一秒鐘對應著一個節氣、一句古詩的設計,令觀眾眼前一亮。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農業耕作時序、節令習俗,二十四節氣記錄著四季的更迭和時光的變遷,是在百姓物質生產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民俗文化產物;閉幕式上,依照中國民間“虎頭鞋”的設計造型,以十二生肖為設計元素,打造了十二輛生肖造型的冰鞋車。孩子們推動著冰鞋車在賽場滑動,車輪滑動的痕跡鉤織起中國結的造型輪廓。二十四節氣與十二生肖的設計巧思前后呼應,中華文化元素令世界矚目。
中國作為主辦國,在冬奧會、冬殘奧會不同環節的設計中,充分發揮主場優勢,創新運用冬奧資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冬奧會這一載體,實現了全球范圍的廣泛傳播?!侗本┒瑠W會市場營銷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冬奧會創造了歷屆冬奧會收視人數的記錄,全球共有20.1億人觀看,相較4年前的平昌冬奧會觀看人數,增長5%。在文化的傳播與輸出過程中,冬奧會注重中國語境和國家文明的堅守,注重全球共識性與民族個性的融通,為世人帶來了高度的美學享受,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綽約風姿。
優秀的設計創作是傳承中華文明的藝術介質,是敘述中國美學的時代標識,是承載民族精神的文化載體,具有文化聯結作用。北京冬奧會在藝術創作與文化傳播層面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令我們更加堅信,新時代的設計創作必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不移地踐行文化傳承創新的責任與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將目光聚焦于大氣磅礴的民族故事,創作具有家國情懷、體現民生情懷、能夠完成宏大敘事的藝術作品,產生中國藝術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令世界看到、聽到、感受到更加生動、真實的中國。
作者:郭春方(吉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一級教授,北京2022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設計團隊負責人)